文 | 司库财经 庆福
编辑 | 嘉嘉
Yalla是中东和北非地区最大的在线社交与娱乐平台,ShareIt在新兴市场被称为“国民级应用”……这些鲜为人知的中国APP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根据AppsFlyer的数据:从2023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中国开发的应用程序在全球的总安装量达到了150亿次,相当于地球上每个人平均安装了两个来自中国的应用程序。
中国APP成功进军海外市场背后,离不开国内云服务提供商的支持。随着互联网企业纷纷出海,云服务商也紧随其后,共同成长,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互利共赢。
出海元年,云服务迎来新机遇
2015年被公认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大规模出海的起点。

后来在欧美时尚界声名鹊起的许仰天将Sheinside更名为Shein,并将公司总部迁至广州番禺,整合供应链资源,为出海做好准备;滴滴与软银合作投资东南亚打车软件Grab 6亿美元,并与多款海外出行平台打通,方便中国用户使用;小米早在2014年就进入了印度市场,启动本地化制造进程,两年后便实现了大部分产品在印度生产。
面对国内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行业竞争加剧的局面,“不出海,便出局”成为共识。据艾瑞咨询和白鲸社区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7月,共有6254家中国企业开发面向海外市场的移动应用。
然而,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除了文化差异和政策变化外,许多目标市场的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限制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扩展速度。
以印度为例,尽管该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中产阶级群体,但其4G网速通常在3.7-14.6Mbps之间,在包括东南亚、中东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二。不同城市、不同时段的网速差异显著,这给中国移动应用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融云CEO董晗回忆说:“我们从2016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最初是因为我们的客户猎豹移动旗下的直播应用LiveMe走向国际,对我们在海外的基础设施提出了需求。”事实上,不仅是融云,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巨头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主要服务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海外业务需求。
同舟共济,携手成长
中国云服务出海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技术和资金,而是能否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海外站稳脚跟的前提下获得发展机遇。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互联网企业和云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只有当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海外取得成功时,云服务提供商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华为云在其官方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海外市场的ICT基础设施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昂贵且部署复杂,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华为云凭借成熟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克服这些障碍。”
融云选择出海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某一个客户的特定需求,更是基于对中国互联网行业整体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大量中国开发者希望将国内成功的商业模式复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我们相信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董晗解释道,“像融云这样的PaaS技术公司提供的即时通讯服务没有国界之分,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持。”

经历了国内激烈竞争洗礼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国际市场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例如,TikTok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短视频平台之一;Shein则是年轻一代最喜爱的时尚电商平台;米哈游旗下《原神》的注册用户已超过4亿,创造了超过90亿美元的年收入。
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不断扩张,中国云服务提供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统计,2018年中国云服务出海市场规模为89.10亿元,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至356.41亿元,增幅达到400%。
是否会陷入新的内卷?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2022年,亚太地区成为中国云计算企业出海的重点区域,其中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等中资企业在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占据了47%,超过了亚马逊等美国同行。
从零起步到如今能够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提供全面支持,中国云服务出海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云服务提供商是否也会陷入新一轮的竞争漩涡中呢?
一方面要看中国企业出海的增长态势是否持续;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各家公司是否能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保持优势。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注册增速明显加快,出海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3%,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6.1%,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19.5%。这意味着云服务出海的基础依然稳固。
目前,中国云服务出海厂商已经超过百家,但每家公司都有各自的专长领域。比如阿里云专注于电商、物流、零售等领域;腾讯云侧重于游戏、直播和音视频服务;华为云致力于为政企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融云则专注于即时通讯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云服务模式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向平台化转变,供应链和商业模式也开始向外迁移,这对云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那些具备更强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机遇。
正如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所描述的那样,“水大鱼大”。过去八年里,中国云服务出海的故事完美诠释了这一点——只有当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时,云服务等基础技术服务商才能真正实现海外市场的突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