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中医院骨科机器人手术中心团队借助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一例全国首例髋臼双柱严重移位骨折的微创手术。
患者刘先生因从高处跌落,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包括骨盆多发性骨折、腰椎骨折、肋骨骨折及左股骨头骨折,并伴有腹部动脉损伤。在就近医院接受血管介入治疗后,他选择到佛山市中医院骨七科进行进一步治疗。经过详细检查,主管医生曾焰辉考虑到患者全身多处骨折需多次手术的情况,决定尽量减少手术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过去,此类骨盆手术通常需要在腹部切开一个约30厘米的伤口,手术创伤大且风险高。骨科机器人手术中心团队讨论后决定采用创新的微创手术方案,在机器人的辅助下进行骨盆髋臼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该手术方式可以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降低传统开放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速度。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他们同意接受这种新的治疗方法。
手术过程中,团队在患者右髂前上棘安装了机器人示踪器,通过扫描骨盆并模拟置钉路径,精确设计螺钉通道,确保螺钉入针点、方向及长度的准确性。然后,利用微创经皮复位技术实现骨盆髋臼复位,按照预定路径钻入导针,透视确认髋臼复位良好后,拧入适当长度的螺钉固定髋臼及骨盆环,顺利完成骨盆髋臼微创闭合复位及固定。
曾焰辉指出,骨盆髋臼骨折由于周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手术难度极高、风险极大。传统开放式手术往往会导致大量出血,延长康复周期并增加并发症的风险。随着智能化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可以通过小切口和微创手段完成复杂的骨盆手术,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此次创新手术方法不仅在国内是首次尝试,查阅国内外文献也未发现类似报道。
手术机器人作为智能时代的产物,以其智能化、微创化和精准化的特性,帮助临床医生高效准确地完成手术,减少了医患双方在术中受到的辐射,提高了诊疗效果,缩短了康复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据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中心副主任吴峰介绍,医院目前已完成约2300例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涵盖骨科创伤、脊柱、关节等多个领域,手术总量位居全国中医系统及华南地区首位。骨科手术机器人作为医工结合的新生产力,有力推动了骨科微创手术的发展,为多发伤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案,真正实现了微创、安全、快速康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