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鱼之王》的战斗体系里,碎盾机制是影响战局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碎盾是先出伤还是先碎盾” 这一问题,直接关联着玩家的阵容搭配、战斗策略以及输出效率。今天,就为大家深度剖析碎盾的触发时机。

一、碎盾触发时机的测试与结论
为了搞清楚碎盾与技能出伤的先后顺序,玩家们进行了诸多测试。有一种测试方法是借助陆逊触发碎盾,通过观察许褚的伤害变化及护盾剩余情况来判断。假设先碎盾,技能再出伤,那么当盾量小于陆逊第三次大招造成的伤害时,在陆逊第三个大招释放后,许褚理应不再有盾。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许褚依然存在护盾,这就表明该假设不成立。
反之,若假设先出伤,再碎盾,经过对伤害数据的核算,结果与实际战斗表现相符,也就证明了在《咸鱼之王》中,碎盾是在技能出伤之后才触发的机制。众多实战验证以及理论推导,都指向这一结论。这一机制看似细微,却对战局有着重大影响。
二、先出伤后碎盾机制对实战的影响
(一)输出节奏把控
在战斗过程中,由于碎盾在技能出伤后才触发,这就意味着输出武将的首次攻击无法享受到碎盾带来的敌方护盾削减效果。例如,队伍中的主 C 在第一轮释放技能时,攻击的是敌方满护盾状态,输出伤害会因护盾的存在而有所折扣。若能先碎盾,主 C 的输出则可以更有效地打击敌方本体,伤害收益将大幅提升。所以在安排出手顺序时,拥有碎盾效果的武将应当尽量优先出手,为后续的主力输出武将创造更有利的输出环境,使其能在敌方护盾被削减后,打出更高额的伤害。
(二)阵容搭配思路
基于先出伤后碎盾的机制,阵容搭配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碎盾效果基本只能绑定在那些伤害输出较低但能率先行动的武将身上,比如甄姬。甄姬的技能伤害在整体队伍输出中占比较小,让她携带碎盾效果率先出手,既能触发碎盾削减敌方全体 20% 的护盾,又不会因为自身伤害低而浪费输出时机。后续再由高输出的武将接力攻击,就能充分利用碎盾后的敌方状态,最大化团队输出。若是将碎盾效果赋予高输出武将,在其输出后才触发碎盾,就无法在关键的首轮攻击中发挥碎盾的最大价值。
(三)应对高护盾敌人策略
当面对拥有高额护盾的敌人时,先出伤后碎盾的机制弊端更为明显。比如在某些关卡 BOSS 或者特定的 PVP 对战中,敌方护盾量极高。我方输出武将在没有先削减护盾的情况下贸然攻击,伤害被护盾大量吸收,输出效率大打折扣。而且由于碎盾在出伤后触发,一轮攻击下来,不仅自身输出未达预期,敌方护盾也仅削减了一小部分。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玩家需要更加注重碎盾武将的培养和使用,保证其在战斗开始时就能稳定触发碎盾,降低敌方护盾厚度,为后续战斗奠定基础。
了解《咸鱼之王》中碎盾先出伤后触发的机制,是玩家优化阵容、提升战斗胜率的关键。只有根据这一机制,合理安排武将出手顺序、精心搭配阵容,才能在战斗中充分发挥碎盾的作用,更高效地击败敌人,收获游戏胜利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