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战斗模式:战棋回合制与地形交互

《铃兰之剑:为这和平的世界》采用2D斜面视角战棋回合制战斗模式,玩家需通过移动角色、选择技能与道具,结合地形优势(如高地攻击加成、悬崖击退)制定战术。战斗开始前可选择角色阵容,战斗中通过点击角色头像或技能图标释放技能,也可点击左上角“自动”让系统辅助战斗。地形是战斗的关键变量:高地形攻击低地形目标时,攻击力提升15%;低地形攻击高地形则降低10%;从侧面或背面攻击目标,可额外造成30%伤害;部分技能(如滚石、火药桶)可将敌人推至悬崖,直接造成巨额伤害或秒杀。
二、职业克制系统:循环制约的战术核心
游戏角色分为粉碎者、守护者、突袭者、毁灭者、守望者五大职业,形成“粉碎者→守护者→突袭者→粉碎者”“毁灭者→守望者→毁灭者”的双向克制链。例如,粉碎者克制守护者(对守护者造成130%伤害),但被突袭者克制(受到突袭者130%伤害);守望者克制毁灭者(对毁灭者造成130%伤害),但无被克制职业。合理搭配职业克制关系,可大幅削弱敌方战斗力,提升己方胜率。
三、技能体系:多元类型的战术选择
角色技能分为普攻、主动技能、被动技能、瞬发技能、光环技能五大类。普攻是基础攻击,每个角色有固定普攻方式(如剑士的近战砍杀、法师的远程火球);主动技能需消耗技能点(战斗开始时初始3点,行动后回复1点)或冷却时间,具有强大效果(如歌洛莉亚的“圣枪技·耀”可提升队友攻防,泰登的“防御姿态”可生成护盾);被动技能(个性)是角色的固有能力(如米格尔的“追猎”提供3格移动力,贝拉的“法术增幅”提升法术伤害),通过升级角色或收集碎片提升星级可强化被动技能;瞬发技能无需等待冷却,可立即使用(如科尔的“寒冰击”减速敌人),部分装备(如剑+杖刻印)可提供瞬发能力;光环技能为队友提供持续增益(如骑士同盟光环提升队友攻防,歌洛莉亚的“扬旗”提升移动力),同一阵营的光环可叠加,提升团队整体实力。
四、伤害计算机制:多维度属性的综合结果
伤害计算需综合考虑攻击力、防御力、增伤/减伤、暴击、易伤、地形/方向等因素。基础伤害公式为:实际伤害 = [(攻击力 × 技能倍率 ×(1 + 增伤比例 + 易伤比例)) – (敌人防御力 ×(1 – 减伤比例))] × 技能倍率 × 暴伤 ×(1 + 我方增伤 – 敌方减伤)。其中,增伤/减伤来自角色技能、装备、光环(如“扬旗”提供10%增伤);暴击率为10%(基础),暴伤为1.3倍(可通过装备或技能提升);地形与方向影响攻击力:高地形攻击低地形+15%,背击+30%;部分技能(如穿透伤害)无视敌人防御,但受易伤、暴伤等修正。
五、养成与策略联动:角色成长的战术支撑
角色养成包括等级提升、个性培养、技能强化、装备打造四大维度。等级提升通过完成任务、挑战副本获得经验,升级后提升基础属性(生命值、攻击力、防御力);个性培养需收集同名角色碎片(满星需300片),提升被动技能效果(如米格尔的“追猎”提升移动力);技能强化可通过技能点升级(提升技能倍率、减少冷却时间)或使用道具(如“技能书”)解锁更高等级;装备打造包括强化(使用“光辉冶粉”提升装备等级)、突破(使用“光辉铸铁”突破等级上限)、升星(使用同名装备提升性能)、刻印(使用“刻印”道具赋予额外效果,如“英灵长弓”提升远程伤害)。养成系统与战斗策略深度联动:例如,提升角色等级可增强其生存能力,强化技能可提升输出效率,选择合适的装备可弥补角色短板(如给脆皮法师装备高防御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