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伤害计算采用多乘区叠加的机制,核心公式可简化为:最终伤害 = 基础伤害值 × 破盾倍率 × 攻防计算倍率 × 增伤区 × 易伤区 × 抗性区 × 爆伤区 × 其他

1. 基础伤害值
基础伤害是伤害计算的底层支撑,公式为:
基础伤害值 = 基础攻击力 × 技能倍率 × ((基础攻击力/124)^1.2 + 12) / 20
- 基础攻击力:仅包含角色自带攻击力、记忆攻击力、支援角色攻击力(如图红圈部分),不包含记忆能力、支援角色能力的百分比加成(如图篮圈部分);
- 技能倍率:角色技能或必杀技自带的伤害倍数(如晓美焰必杀技的500%攻击倍率);
- 指数计算:((基础攻击力/124)^1.2 + 12) / 20 是游戏内置的基础伤害修正系数,用于平衡不同攻击力角色的伤害输出。
基础攻击力对伤害的影响约为3.2次方(如2000+攻击力时,提升10%基础攻击力可使伤害提升1.32倍)。
2. 破盾倍率
破盾状态直接影响伤害输出,规则如下:
- 敌人未破盾时,破盾倍率为1;
- 敌人破盾时,破盾倍率取当前Break率显示数值(如Break率达600%时,破盾倍率为6);
- 敌人回复韧性时,Break率重置,破盾倍率恢复为1。
3. 攻防计算倍率
攻防计算倍率是攻击与防御的博弈核心,公式为:
攻防计算倍率 = ((基础攻击力 × 攻击力buff + 10) / (基础防御力 × 防御力buff + 10)) × 0.12
- buff含义:包含角色技能、记忆能力、支援角色能力提供的攻击/防御百分比加成(如比鹤乃战技的20%攻击力buff、三栗菖蒲战技的15%防御力debuff),加算(如攻击力buff为1+0.2+0.15=1.35);
- 上限限制:若计算结果超过2,则固定为2(即攻击buff与减防buff的收益存在上限,后期敌人防御力高时,增伤buff与减防buff的收益趋于一致)。
4. 增伤区
增伤区是提升伤害的正向乘区,包含角色技能、记忆能力、支援角色提供的伤害提高buff(如晓美焰战技的自伤害提高、由比鹤乃大招的全队增伤),乘算(如多个增伤buff叠加时,数值相乘)。
5. 易伤区
易伤区是降低敌人防御的正向乘区,包含角色技能提供的敌人受到伤害提高buff(如三栗菖蒲、五十铃怜的必杀技),乘算(如多个易伤buff叠加时,数值相乘)。
6. 抗性区
抗性区是针对敌人弱点的调整乘区,规则如下:
- 弱点伤害:攻击敌人弱点时,伤害增加20%(即乘1.2);攻击非弱点时,乘1;
- 模式抗性:Battle模式下,敌人对非弱点属性攻击有10%减伤(乘0.9);Nightmare模式下,减伤提升至30%(乘0.7);
- Nightmare反制:Nightmare模式下,攻击敌人非弱点时,自身伤害增加30%(乘1.3)(推荐使用弱点克制角色推进Nightmare模式)。
7. 爆伤区
爆伤区是暴击带来的伤害增益,规则如下:
- 暴击时,伤害增加暴击伤害数值的百分比(如角色爆伤为10%,暴击时伤害为原伤害的1.1倍);
- 暴击率与爆伤随魔力解放提升:初始爆率为5%、爆伤为10%;满级魔力解放状态下,爆率提升至10%、爆伤提升至20%。
8. 其他
其他乘区包含场景特效、活动buff、pvp伤害调整等,如:
- pvp模式中,所有伤害为初始伤害的75%;
- 舞台装置魔女的偶数回合,受到伤害减少(如乘0.8)。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