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属性克制与伤害计算的隐藏细节
属性克制的最终效果命中率并非100%,而是60%(即只有60%的效果命中会被结算到面板,与对面的效果抵抗进行计算)。若逆属性满效果命中打对面无效果抵抗,可能因未达到60%的结算门槛而无法挂上debuff,需注意调整debuff策略。

2. 防御与减伤的非线性机制
防御力增加buff基于魔灵面板百分比计算,而减防debuff则是基于魔灵总值(包括装备、符文等)的最外环计算。因此,同时携带“加防buff”与“减防debuff”的角色,实际所受伤害可能比仅带其中一种更高。
3. 命中与闪避的简单计算逻辑
命中与闪避的触发采用加减法公式,无保底机制(如效果抵抗与命中的保底)。命中率直接决定是否能命中,与防御者的闪避率无关;伤害计算时,进攻者的命中率是唯一参考,无需考虑防御者的闪避属性。
4. 技能判定的严格顺序
技能描述的判定顺序即为实际生效顺序。例如,光仙女王的“治愈之手”先判定恢复体力,再消除弱化效果——若目标处于禁疗状态,会因先恢复体力而无法触发弱化消除;风鸡的“小作文”先造成伤害,再用护盾抵消伤害,随后清除buff并施加无法强化效果,若被动致死伤害触发对峙,魔灵仍能存活(但头上会有无法强化效果)。
5. 反击机制的限制
使用“反击”技能时,角色无法释放主动技能(如反击后不能接其他技能),需注意战术安排。
6. 束缚与位移技能的冲突
被“束缚”的角色无法使用反击进行位移(如风鸡的反击位移),也无法触发双子类型的联动技能(如双子魔灵的位移配合)。
7. 炸弹的“快照机制”
炸弹扔出时,面板伤害已锁死(包括攻击力、暴击等属性),后续即使提升攻击力,炸弹伤害也不会改变。因此,炸弹人可携带“攻击架势”魔矿(增加伤害)提升炸弹输出。
8. 火锤子的技能打断效果
姬娜的“火锤子2技能”(70级技能)可打断对方正在释放的技能(如沉默、眩晕、击飞等),但无法打断束缚(如魅魔的束缚技能)。
9. 魔灵技能的判定优先级
部分魔灵技能的判定有明确优先级。例如,光仙女王的“治愈之手”先恢复体力再消除弱化;风温的“绝对方式”先清除弱化,再恢复体力,最后给无敌(无论如何都能保证回血和无敌生效)。
10. PVP中的技能前摇陷阱
姬娜的大招前摇是固定时间,若与魔灵终极(如魔灵的必杀技)的前摇空挡过大(如魔灵终极抬手很慢),可能导致召唤师本体吃到控制效果,但只有本体回血而没有魔灵终极技的效果。
11. 冷笑话与开发彩蛋
- 刺客职业刚推出时,策划声明其“针对姬娜”,被动可counter奶妈的平A三连,但目前环境中刺客仍能发挥作用(开发并未完全削弱);
- 法师与弓手期待更好的防御类魔灵,但姬娜等英雄只要魔灵越来越强即可(无需依赖召唤师的操作);
- 游戏从未平衡过光暗角色(光暗输出仍较强),但不排除后续推出凤凰一家等光龙骑相关内容;
- RTA模式中可按“Z”键不断跳跃(增加操作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