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之城》绪能采集是核心爬塔玩法,共100层,每5层设1个BOSS层(如80、85、95、100层),难度随层数递增,主要考验阵容练度、技能时机把握及策略选择。以下是针对不同层数的具体打法及通用技巧:

一、通用基础技巧
- buff选择:每层通关后可选择1项buff(如伤害+10%、受伤害-15%、控制效果+20%等),优先选与阵容契合的属性buff(如输出流选伤害buff,生存压力大选受伤害buff),buff叠加后可显著提升通关概率。
- 猫球使用:推荐扩散类型猫球(如“扩散弹”“范围冲击”等),能同时对多个目标造成伤害,事半功倍,尤其适合应对群怪或BOSS的AOE技能。
- 练度要求:低层(1-50层)可通过练度达标自动通关;中层(51-80层)需手动操作,重点提升主C输出及坦度;高层(81-100层)必须优化阵容搭配,否则难以突破。
二、分层数具体打法
1. 红区(红塔)
- 核心难点:BOSS或小怪可能带忍耐buff(降低受到的暴击伤害)或群攻反制效果。
- 推荐阵容:双爆流囚鸟(主C)+ 不思议鸭鸭(嘲讽)+ 绯红武士(坦)。囚鸟的扩散伤害可绕过忍耐buff,不思议鸭鸭负责吸引仇恨防止输出被秒,绯红武士提供高额护盾提升队伍生存。
- 关键技巧:红塔100层可带夕雪·晚照,其“穿透”技能可直接无视敌方忍耐buff,大幅提升对BOSS的输出效率。
2. 绿区(绿塔)
- 核心难点:BOSS的穿透技能(降低我方防御)及控制技能(如恐惧、冰冻)。
- 推荐阵容:艾可+小白(控制流)+ 坦+ 奶+ 单体主C(如摇滚不死、妄想注射)。
- 关键技巧:开局优先刷出2星控制卡(如恐惧、冰冻),卡掉BOSS的穿透技能释放;若BOSS有100%暴抗,需用控制链限制其行动,再通过群攻或单体爆发清理。
3. 80层BOSS(绪能采集)
- 核心难点:BOSS的高护盾(需多次破盾)及高伤害技能(需快速打断)。
- 推荐阵容:摇滚不死(核心输出)+ 瑶瑶心情/山明箬影(辅助)+ 拐奶(治疗+增益)+ 主C(如艾琳娜、夕雪)。
- 关键技巧:
- 第一回合用摇滚不死B技能(嘲讽)+ 主C输出,赌出摇滚不死SP(或紫卡A),快速叠加破盾进度;
- 后续回合重复“嘲讽+输出”循环,优先破盾;
- 若第四回合未破盾,需承受BOSS的SP技能,但需保证队伍存活(拐奶必须足够强)。
4. 85层BOSS
- 核心难点:小怪的锁SP技能(阻止我方释放大招),BOSS本身伤害不高但毒圈威胁大。
- 打法选择:
- 速战速决:优先输出BOSS,3-4回合内攒好主C技能(如摇滚不死的B技能、夕雪的大招),一波爆发带走BOSS,再清理小怪;
- 清除增益:带“净化”类技能(如夕雪的“净化之雨”),及时清除BOSS的毒圈buff,靠盾和奶慢慢磨死;
- 群攻流:用群攻角色(如电音风暴、妄想注射)同时攻击BOSS和小怪,快速清理战场。
5. 95层BOSS
- 核心难点:小怪的高输出(易秒脆皮),BOSS伤害低但有SP技能威胁。
- 推荐阵容:轮滑(核心单体输出)+ 电音风暴(控制)+ 妄想注射(眩晕)+ 拐奶(治疗)。
- 关键技巧:
- 优先用控制技能(电音风暴的“沉默”、妄想注射的“眩晕”)限制小怪行动,减少其对队伍的威胁;
- 主C集中火力清理小怪,再集中输出BOSS;
- 注意BOSS的SP技能预兆(如技能特效闪烁),及时分散站位躲避。
6. 100层BOSS(终极挑战)
- 核心难点:BOSS的控制免疫(无法被眩晕、恐惧)及高伤害对决阶段(每2回合发起“对决申请”)。
- 通关思路:
- 控制流:带“针管”类道具(如“麻醉针”),通过控制BOSS降低其压迫感,即使无法免疫控制,也能拖延时间;
- 嘲讽流:利用BOSS“每2回合发起对决”的机制,将“对决申请”吸引到坦身上(如绯红武士),在1-4回合内清理小怪+破盾;第五回合BOSS处于“解体状态”(技能冷却),主C全力爆发,配合拐奶的增益,可快速击败BOSS。
- 关键技巧:
- 控制流的坦需有高血量(如带“生命增幅”buff),能抗住小怪群攻;
- 嘲讽流的输出位需带“暴击增幅”buff(如夕雪的“晚照”),提高爆发伤害;
- 无论哪种思路,提前刷buff(如伤害+15%、控制+20%)是关键,能显著提升通关概率。
三、高层爬塔注意事项
- 队伍配置:必须包含坦、奶、控制、输出四大类角色,缺一不可(如100层需坦承担BOSS仇恨,奶保证队伍存活,控制限制BOSS技能,输出负责伤害);
- 技能时机:优先使用控制技能(如嘲讽、眩晕)打断BOSS的关键技能(如SP技能),再释放主C的大招;
- 资源分配:优先提升主C的等级、星级及装备(如武器、圣痕),其次是坦和治疗角色的坦度与奶量;
- 心态调整:高层爬塔可能需要多次尝试,保持冷静,分析失败原因(如输出不足、控制未命中),调整阵容后再战。
THE END